3月26日至27日,广西工商技师学院三校区同步开展"壮美三月三 民族融合焕新章"系列活动。从龙圩本部的非遗漆扇工坊到高新区的传统体育竞技场,从贵港校区的民歌擂台到多校区联动的直播带货,一场沉浸式的民族文化盛宴在校园里铺展开来。
在本部校区中心广场,党委书记、院长杨静锦的致辞为活动拉开帷幕:"当传统节日遇上职业教育,我们要让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。"话音刚落,篮球场传来清脆的山歌声。经贸大道上,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正通过手机镜头,向全网观众展示壮族绣球的编织工艺。"这个绣球用了五种颜色的丝线,象征着五谷丰登。"主播23级电子商务专业预备技师班徐炜绯一边演示一边解说,直播间里的订单不断弹出。
非遗漆扇体验区排起长队,24级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高级工班的潘丽琼小心翼翼地给扇骨上漆:"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传统漆艺,每道工序都需要耐心。"她制作的漆扇被一位老师以8元价格认购,义卖所得将捐赠给山区小学。在文创市集,竹编扇、艾草香囊等手工艺品供不应求,学生们用专业技能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。
3月27日的高新区校区化身民族体育竞技场,抛绣球、板鞋竞速等项目吸引数百名师生参与。莫萌老师示范抛绣球技巧时说:"这些传统项目不仅锻炼体能,更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。"师生们在欢声笑语中,体验着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。而在贵港校区,民歌比赛现场座无虚席,选手们用壮语、汉语交替演唱,台下师生跟着节奏打起拍子,现场气氛热烈。
斜阳降临,本部校区的吉他操场音乐会响起《山歌好比春江水》的旋律。艺术教育系学生表演的竹竿舞将活动推向高潮,师生们手拉手在竹竿间跳跃,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上空。"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内涵。"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感慨道。
据活动负责人介绍,本次系列活动将非遗技艺传承、直播电商实践、传统体育竞技等元素融入节日庆祝,覆盖全校师生。"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,更要培养有文化根脉的新时代工匠。"杨静锦表示,学院将继续探索"文化+技能"育人模式,让民族文化在职业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。
这场持续两天的文化盛宴,既是对传统节日的现代诠释,也是职业教育服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。当年轻的脸庞在非遗工坊里绽放光彩,当传统技艺通过电商平台走向世界,广西工商技师学院正用行动书写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新篇章。
图文|黎思、关文李
编辑|徐志伟
初审|徐志伟
复审|范建明
终审|唐承符